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多党合作

静宁县以“五化”建设为牵引激发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力

来源:静宁县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5-06-26 09:36
分享到:

静宁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以政治引领常态化、工作机制规范化、履职尽责实效化、服务品牌特色化、队伍建设系统化“五化”建设为牵引,持续激发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力,推动统一战线工作与县域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一是政治引领“常态化”,筑牢思想根基。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结合“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参与线上线下辅导讲座、座谈交流、心得分享等活动20余场,深化政治共识。积极培育“同心·大讲堂”等富有统战特色的政治引领平台,建立完善县级领导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多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开展学习研讨、读书沙龙、书画摄影展、红色研学等形式多样的政治引领活动10余场次,将理论教育与文化浸润相结合,进一步夯实了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工作机制“规范化”,提升合作效能。制定《县级民主党派直接向县委提出意见建议制度》《年度政党协商计划》等文件,明确协商议题的制定、开展、督办、反馈全流程,形成“协商-落实-问效”闭环管理。制定《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7年)》,完善党外人才“选育管用”链条,推动民主党派领导班子“五种能力”建设,确保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政党协商活动10余次,协商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  

三是履职尽责“实效化”,服务中心大局。聚焦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县域发展重点,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开展专题调研15余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5余篇,提交社情民意信息30余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余件。民盟静宁县委会通过举办“山海有爱·书香入乡”公益捐赠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县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民革静宁支部打造“同心同行·情满静宁”,助力打造“静宁果农”社会服务品牌,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实现统战工作与中心任务深度融合。  

四是服务品牌“特色化”,加强基层治理。鼓励各民主党派立足界别特色,打造差异化社会服务品牌。围绕“农技培训、消费帮扶、助学助医、志愿服务”4个重点,着力打造“同心+”特色工作品牌,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静宁果农”培训,“捐资助学·送教下乡”服务和“农特产品”消费帮扶等社会服务活动20余场次,服务群众达5000余人。同时结合“十户联体”基层治理模式,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参与“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活动,协助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办理民生服务事项300余件,形成“网事自议、格务自治”的治理格局。  

五是队伍建设“系统化”,夯实人才支撑。紧扣“人才”这个保障,把党外代表人士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总体规划,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双轨模式,提升民主党派成员履职能力。2024年以来,围绕农业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10场次,覆盖800余人次。建立“代表人士库”,动态管理党外骨干,推荐优秀成员担任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等职务,实现“一人双岗”作用发挥。目前,全县民主党派成员中,50%以上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担任骨干职务,为县域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撰稿:静宁县委统战部   审核:杨成刚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