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牢牢把握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特点,坚持在“凝心、献计、培养”上下功夫,把更多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持续推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思想领航,构建“三维一体”教育体系。创新打造“理论铸魂+红色浸润+实践淬炼”三维教育模式,筑牢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根基。通过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专题学习活动20余场(次),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党外知识分子深入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长征路”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增强情感认同,厚植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围绕县域发展“静宁苹果产业升级”“葫芦河流域生态治理”等核心课题,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蹲点调研,形成《关于静宁苹果产业链延伸的对策建议》等高质量调研报告及多项工作建设,推动成果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依据。
坚持平台赋能,打造“产学研用”创新矩阵。依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发挥其在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智力优势,推进“统战+产业发展”“统战+科技赋能”等模式,将党外知识分子专业特长与县域需求结合,服务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在苹果产业领域,联谊会成员参与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延伸,助力静宁苹果品牌打造。围绕苹果产业升级,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开展调研和智力支持,推动产业链延伸。在医疗领域,通过联谊会资源,促进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行“项目制”管理模式,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归雁工程”等项目推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以“成纪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品牌为载体,整合党外知识分子力量,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机制创新,激活“人才活水”内生动力。县委统战部联合组织、人社等部门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的实时更新机制,聚焦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收集党外知识分子专业信息,建立涵盖20余个专业领域的“人才智库”,用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对产业创新、社会服务中突出贡献的党外知识分子给予专项奖励,激活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建设的“一池春水”。在社会各界及党外知识分子的智力支撑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苹果产业年产值突破60亿元,教育质量连续五年位居平凉市首位,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党外法律专家组建的“苹果产业法律服务团”累计化解涉果纠纷200余起,心理咨询师团队开展的“阳光成长计划”惠及留守儿童800余人次。
(撰稿:静宁县委统战部 审核:马勇 责编: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