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宗教

网格赋能基层治理 推动民族宗教工作“细”治入“微”

来源:平凉市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3-06-05 10:28
分享到:

近年来,平凉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将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民族宗教工作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强基础、抓规范、建机制、创典型各项措施,持续提升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治理高度、深度、精度。

一是整合资源组网,激活基层服务活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兼顾辖区场所、人口分布等情况,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三级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网格体系,科学调整划分网格。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用好用活村社组织力量,激活基层“末梢”作用,组建网格员队伍,建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体系,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重心下沉、关口下移,干部在一线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协调有力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

二是健全制度管网,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坚持换位思考,转变管理服务理念,以“网格化管理、无缝化衔接、精细化服务”为目标,制定下发《关于对民族宗教工作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意见》,健全信息采集报送、矛盾隐患排查、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机制,打造“一站式”受理、“一中心”办理、“一体化”服务新模式。依托“联学+巡听”学习活动,定期对网格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增强法治思维,配发“四个全走遍”工作手册,细化责任清单,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厘清工作重点,提升工作精度。

三是优化服务入网,提升基层服务质效。按照“分级处置、重在网格”的要求,探索建立“四个全走遍”“七微”治理、“敲门行动+菜单式”联系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各级网格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微信群、设立了热线电话,畅通了民族宗教工作信息快捷反映渠道。结合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和“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常态化开展民情走访、综合治理、矛盾化解、志愿服务等工作,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有效化解综合治理难题,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涉稳风险化解在市域的目标,大幅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撰稿:张杰         审核:安正辉        责编: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