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月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崇信县博物馆充分发挥流动展览宣教阵地作用,深入职业教育中心精心组织流动展览系列活动,推动非遗文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培育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活动现场,通过崇信民歌技艺展演、沉浸式互动教学、非遗作品陈列展示等多元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家乡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为师生呈现了一场传统技艺与现代职教的精彩对话。县博物馆关瑞娟现场演绎的省级非遗项目崇信民歌,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动的艺术表现,让师生深切感受本土传统文化魅力。在互动环节中,她手把手指导学生体验民歌演唱技巧,生动讲解非遗背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传承中不断焕发新活力。
职教中心负责人表示:“非遗进校园不是简单的技艺复刻,而是要以职业教育思维激活传统文化基因”。本次活动将崇信民歌等本土非遗项目与学前教育、艺术设计等专业课程有机结合,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组建非遗兴趣社团等方式,构建“教学+实践+传承”一体化培养模式,让非遗技艺从“课堂展示”转化为“技能培育”,在学生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据悉,崇信县职教中心将持续深化“非遗+专业”特色教学模式,通过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开发数字化传承资源库、组织学生参与非遗文创设计等举措,推动本土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求培养出既能掌握现代职业技能,又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新时代“工匠型”人才,让千年非遗文脉在职业教育沃土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来源:崇信县委统战部 编辑:马武德 审核:屈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