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宗教

庄浪县通过“三个铸牢”,推进新时代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庄浪县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5-07-21 17:01
分享到:

庄浪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通过“三个铸牢”有形有感有效抓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抓党建促引领,铸牢民族团结之本。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打造“石榴籽·共筑梦”青少年交流、“邻里亲·一家人”社区互嵌等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组织落实主线要求,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创新宣讲方式,充分发挥梯田纪念馆、石桥村地下党联络点展馆、张棉驿古驿站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特色文化等资源作用,依托社区“板凳课堂”、“百姓小剧场”等平台举办“百姓讲堂”,先后开展各类宣讲20余场(次),结合小案例、小故事,让特色资源成为“活教材”,“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推动理论学习有深度、宣讲情景有温度,让基层党建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多载体强宣传,铸牢民族团结之魂。牢牢抓住宣传教育引导关键环节,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宣传教育,统筹内宣外宣、线上线下资源,在县电视台、门户网站、庄浪发布等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及时转载民族宗教政策解读等1000余条、制作灯箱广告100处,各类宣传标语1000余条。借助庄浪融媒矩阵平台,利用图解、H5等形式,制作并发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应知应会图解、海报等100余幅,有效营造了良好宣传氛围,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齐发展共振兴,铸牢民族团结之情。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模式,不断推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支持少数民族聚居乡村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等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特色产业,主动融入全县“九大重点产业链”建设,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围绕壮大牛、薯产业,在韩店、通化等少数民族群众聚居乡镇建设了一批肉牛、马麝养殖场和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依托宏达、鑫喜淀粉等县内加工企业,推行订单式生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改造提升韩店石桥、通化陈堡、郑河上寨等乡村旅游示范村,进一步拓宽各族群众致富渠道。深化东西部协作社会动员帮扶,落实了一批教育、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改善等帮扶项目,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撰稿:庄浪县委统战部    编辑:刘 媛    审核:朱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