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泾川县坚持“融”的导向、“实”的理念,全方位、深层次、浸润式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筑牢学校教育“主阵地”。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每学期通过开展一节民族团结进步专题班会、讲述一个民族团结故事、观看一部民族团结电影、朗诵一首民族诗歌、学跳一支民族舞蹈、分享一例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举办一次民族团结知识竞答等系列活动,以场景式、交互式、体验式、沉浸式等新颖的宣传方式、丰富的传播内容,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与研学活动相融合,用好社会实践“活载体”。注重发挥实践育人的激励作用,依托“吴焕先烈士纪念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育基地、王村完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等基地,积极构建“课堂──基地”立体化实践课堂模式,组织师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激发爱国情感。充分利用“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重阳节”等,引导各族青少年热情参与公益活动、生态保护、敬老爱幼等社会实践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青少年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坚持与传承民俗相结合,发挥以文育人“新优势”。积极推动地域民俗文化创新发展,组织各族青少年参与体验剪纸、踩高跷、舞狮(龙)、扭秧歌等节目表演,充分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依托海峡两岸西王母故里民俗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台湾青少年来泾开展研学交流活动,深切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入了解内地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情况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切实增进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撰稿:冯华 审核:李斌刚 编辑:席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