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宗教

平凉市坚持文体旅融合发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平凉市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5-08-21 17:19
分享到:

平凉市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四项举措为抓手,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加强非遗传承。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2262处文物点野外调查任务。策划开展“平博公交馆”——公交文化探秘之旅、AI文物动态视频展示等活动,完成平凉市戏曲博物馆改造提升。成功举办甘肃省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交流展示大会、非遗年货购物月、“石榴杯”非遗项目暨传统手工艺作品展等活动,常态化推进非遗传承“五进”,春官说诗、庄浪泥塑等15个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有序推进。

二是丰富宣传载体。成功举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夏日新民歌音乐会、“与人民同行”中国曲艺家协会“送欢笑”、“曲润陇原”甘肃省地方戏曲曲艺汇演、元宵戏曲晚会等活动,开展“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读书分享会、“银光闪闪·籽籽同心”民族团结主题社教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民族政策,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交融。

三是用好红色资源。实施泾川县四坡村(红军村)综合建设、保至善烈士纪念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等项目。推出平凉市“七秩芳华·泾水赞歌”十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静宁县红军长征纪念园入选“红军会师·征途在前”精品线路。平凉革命历史线上宣讲系列活动获甘肃省革命文化主题社教十佳案例、“中华文化守护者”蒲公英服务计划系列活动受到中央社会工作部推广宣传,促进了红色基因在各族群众中代代相传。

四是推动文旅融合。精心打造华亭市策底镇、泾川完颜民俗文化村等“民族团结+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村镇,成功创建17个乡村振兴文旅样板村,崆峒山景区被评为第九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成功举办“崆峒杯”全国女子业余围棋公开赛、崆峒半程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活动。布展文旅康养市集,将民族特色美食、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深受广大游客喜爱,“崆峒杯”全国武术邀请赛暨崆峒武术大会期间实现旅游收入1023亿元,文旅产业已逐渐发展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天然纽带,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撰稿:平凉市委统战部     审核:杨成刚  编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