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

挖掘统战文化资源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04 15:02
分享到:

近年来,灵台县紧紧围绕省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重大机遇,坚持把挖掘弘扬统战文化作为统一战线与党“同心”的桥梁纽带,着力夯实统一战线薪火相传的思想道德根基,努力践行“同心、民主、包容、共赢”的核心理念,全面开展以“同心”为核心的统战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以团结合作、民主协商为特点的政党文化,以爱国进步、团结和睦为特点的民族文化,以护国利民、崇和向善为特点的宗教文化,以明礼守信、义利兼顾为特点的新的社会阶层信义文化,以同宗同源、念祖爱乡为特点的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的丰富内涵,在统一战线深入开展文化聚心、文化塑魂工程,全力夯实统一战线薪火相传的思想道德根基,不断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提供了广泛的力量支持。

一、搭建载体平台,构筑政党合作文化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不断拓宽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渠道,采取召开座谈会、印发简报、邀请列席县委、县政府重大工作会议等形式,沟通信息、通报情况,有效保障党外人士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了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深化“六个一”活动内涵,动员支持统战成员积极投身“双联”行动,开展感恩行动、光彩事业、智力帮扶等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扶贫开发,在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上履职尽责,彰显价值。组织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民盟灵台支部联合举办了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辅导会,邀请县招办负责人及县内多年从事志愿填报指导的专家、中学一线教师就高考政策规定、填报志愿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等,为考生和家长作了详尽的辅导。民革灵台支部举办了以“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红色主题展,展出作品涉及文献史料、书报刊、勋章、像章、红色票证等11个系列,33种门类,5000余件展品,为传递社会正能量、建设幸福美好新灵台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二、助推共同发展,传承民族团结文化。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配合”的原则,强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改善民族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构建民族文化服务体系。年内,在民族乡村建成村级文化广场3处,配套文体活动设施210台(件)。全县累计在27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1700多户,新建村级文化广场23处,建办农家书屋25个,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少数民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推动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双联”行动,组织各有关单位在民族村社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医疗、法律、信息、技术等服务。邀请市民委组织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暨少数民族书画家送书画活动,为少数民族群众送去具有民族特色的书画作品160多幅,有效搭建了传承民族文化艺术、融洽民族关系的载体和平台。

三、创新社会管理,弘扬宗教和顺文化。坚持“文化宗教”战略,把宗教文化建设纳入“文化灵台”建设的重要范畴,切实做好宗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指导寺观教堂健全文化功能,改善宗教活动场所软硬件环境,提高教职人员的文明素质,提升场所文化品位,打造宗教文化特色品牌。在中台镇碑子沟清真寺、南川清真寺分别建成了宗教文化遗产展厅和伊斯兰教文化展厅,整理编撰制作反映全县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民风民俗、生活习俗及伊斯兰教文化等内容的版面30多幅,搜集整理少数民族艺术作品、文物古籍近500件;建办了中台镇牛家塬清真寺、新开乡华掌清真寺、什字镇太白庙“同心·文化书屋”,投放图书3600册。依托太白庙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投资26万元,修复整理遗存古碑5座,建设文化碑廊50米,建成了太白庙道教文化展厅,有效加强了宗教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积极推动“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三个共同两个提升”活动和“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鼓励支持宗教界秉承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优良传统,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投劳,在支援灾区重建上捐款捐物,在帮助贫困家庭上慷慨解囊,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全县宗教界相继开展爱心救助活动12次,捐款捐物7万余元,参与所在地修桥铺路、校舍改造及乡村改水等社会公益项目17个,参与修建自来水工程项目3个,参与修建村社道路50余公里,救助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失学儿童70余人次,救助危重病人10人,较好地发挥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坚持经常举办各类宗教人士参与的学习班、培训班,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他们在配合党委、政府开展工作,团结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全力维护和谐稳定,自觉抵御宗教渗透等方面争做贡献,为保持全县宗教领域的和顺提供了广泛的力量支持。

四、强化教育引导,构筑社会“义利”文化。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牢固树立服务群众、回报社会、奉献国家的理念,诚实劳动、守法经营,自觉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开展感恩回报社会爱心行动,结对帮扶“三老”人员,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新帮扶形式,对国家、集体做出重大贡献,因公致残、因病返贫和见义勇为受伤致残人员纳入结对帮扶范围,有效开展长期帮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积极参与“三百工程”,帮助他们在转变发展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上多做贡献。近年来,全县非公企业在乡村道路、水利、沼气、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达680余万元;在支教助学、扶贫帮困、抗震救灾等公益事业方面的捐资累计达140多万元。以建立健全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利益表达机制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机制和方法,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形成了社会各阶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互相关爱、和谐相处的局面。

五、注重内引外联,大力传播“同根”文化。充分发挥“知联会”及“同乡会”的作用,建立了灵台籍在外创业人员信息库,采用发放qq短信等形式,向他们介绍家乡发展变化情况,增强他们对同祖、同宗、同文、同缘的认同,对故乡故土的认知和情感,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在外创业人员,积极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落实项目。现任上海商界同仁协会副会长的灵台县籍人士范臻先生为了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和母校的培育之情,捐赠100万元设立了“范臻奖学基金”,先后奖励和资助了150多名贫困学子。三次登上央视“星光大道”节目的灵台县农民歌手杨福红,放弃在北京薪水不菲的工作,返乡创业,成立了杨福红礼仪艺术团,建办了兰州牛肉拉面培训班,受邀参加公益演出100多场(次),培训拉面师傅300多人,让更多的农村贫困青年学得了一技之长,找到了就业门路。据统计,在外创业人员近年来先后招引客商和投资建设重大项目13个,到位资金860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持了灵台经济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