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挖掘县内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坚持“四力齐发”,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活力。
强化宣传推介,提升“吸引力”。围绕“魅力泾川、康养泾川、活力泾川、幸福泾川、醉美泾川”五大主题,精选推出“研修养生游、乡村体验游、生态观光游、红色教育游、文化研学游”等5大主题旅游线路。先后举办泾川县第二届桃花节文化旅游推介及摄影家采风、“畅游中国·幸福生活”“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推介、陇台文化旅游推介会、“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平凉诗会泾川采风等重大宣传推介活动20多场次。期间,赠送泾川重点景区门票8000多张,散发景区各类宣传折页1.2万多份,制作发布宣传小视频100多个,点击量达到50万人次,与省内外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协议20多份。
办好惠民演出,提升“聚合力”。结合“陇原儿女心向党·龙腾鼓舞贺新春”系列活动、“4·23”世界读书日、“走进王母故里·相约蟠桃花海”桃花节、“5·18”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世界非遗日”民俗展演、“星河共渡·诗意七夕”经典诵读暨文艺展演、海峡两岸西王母民俗文化交流、“瑶池传秦韵·泾州启新程”秦腔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开展各类惠民演出1900多场(次)、文化“七进”活动40余场(次)、送戏下乡60场(次),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改善旅游品质,提升“服务力”。举办导游(讲解员)服务技能提升培训班,在全县宾馆(饭店)、旅游景点、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摆放泾川旅游导览图18面、宣传折页2000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景区改造提升,修葺泾明白家民俗窑洞11孔,打造“水云轩”民宿1处;建成王村完颜景区金源文化元素仿古式村门,完颜民俗文化长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吸引各族游客2.3万人,以旅游促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聚焦精品展播,提升“影响力”。推动民族文化交融互鉴,策划举办“联墨迎新”春联书法作品展、“百花迎春”花鸟画作品展、全国青年书法名家金石题跋作品邀请展、历代诗人咏泾川·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通渭巡展、“清风徐来”扇面主题小品展、“魅力泾川·和美乡村”全国书画作品展等书画展10多场(次),用艺术形式热情讴歌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精神面貌,用文旅“小窗口”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新变化,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撰稿:卢婷 编辑:卢雪涛 审核:马亮)